非同凡響的光影之旅觸動人心
《非同凡響》沒有峰迴路轉的劇情,電影簡單地以谷祖琳飾演的特殊學校老師為軸心,學校要為學生籌備音樂劇,期間適逢幾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包括幾個名校生,和一個智障弟弟有份參與演出的叛逆少年)都牽涉在籌備當中。電影中幾乎每個角色也有苦衷和自私的一面,但一幕幕的「以生命影響生命」,在他們平凡的生活當中,觸動着劇中學生、老師、家長,以至電影觀眾的心。
電影中最令我受感動的,是平凡學生(無論是 Band 1 或 Band 3)與特殊學生相處過後,在其心中出現了對人對事等微妙的變化,我就像跟了這幾位同學上了一程「生命教育課」。這令我想起香港政府曾經很倡議的融合教育。
以往,社會普遍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低只因為懶惰或愚蠢,而沒有深究背後原因。時至今天,教育界對不同學習需要如讀寫障礙、自閉症有更深了解,社會亦開始思考創新制度,因而有了融合教育的出現。香港於 1997 年開始推行融合教育,讓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和普通學生一起學習,發揮雙方的潛能。
現時因為資源所限和欠缺政策支援,導致融合教育實踐上遇到一些困難。
幼兒轉介銜接不足,家校合作不二法門
教育局推行「及早識別、及早介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兒被學校識別後,會轉介至母嬰健康院或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作評估;診斷後再輪候復康服務,整個流程一般需要三年。然而,不少研究指出六歲前是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黃金介入期,反觀現時情況,幼兒三歲入讀幼稚園,整個識別轉介過程耗時三年,而不少家長礙於憂慮歧視而不願披露子女資料,最終錯過黃金期,無論對家長或教育制度都增加了負擔。
家長和學校合作是融合教育的另一個重點,就正如電影中,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的排練和演出。家長和校方需要採取一致的教育方式,家長在家中繼續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進行訓練,例如有不少自閉症兒童恐懼與人溝通,在學校時,老師為他們提供支援訓練,在家中則依賴家長繼續執行校方的訓練計劃,把支援效益最大化。
參考外國經驗,着眼全納教育
政策和資源配合方面,參考外國經驗。台灣、美國和英國等地實行的是「全納教育」,具備法律框架,訂明校方需要為每名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教學策略、每年目標等,而在英國,教育、健康及照顧計劃更包含對個別學童的健康及社會服務配合。
香港的融合教育主要着眼如何幫助學生融入教育制度;「全納教育」則是以學生為本,着眼如何改革教育制度,和確保社區、健康護理等環節有充分的配套。
筆者在電影優先場見到不少教育界的同工,還有活躍社區服務的人士,社會各界默默為每名學童提供最適切的教育和服務,診斷、跟進、聯繫、轉介,促進他們身心健康。
順帶一提,《非同凡響》舉辦了部分優先場和慈善首映禮,特別招待慈善團體、智障兒童、精神健康團體等,還有口述影像共融場,可見電影的籌劃者希望把握《非同凡響》,更顯香港社會共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