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學眼 盲人曙光

英國廣播公司(BBC) 網站今天報導,原本為適應太空環境而研發的科技現正用來製造可植入人體眼睛內的東西,有朝一日或可為一些盲人重建部分視力。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說,他們希望這項技術可從今年起進行人體試驗,但他們不確定人腦是否有能力解讀從高科技偵測器中傳來的訊號。

過去曾有幾項計畫試圖把低解析度的影像傳到人腦,藉此讓盲人得出非常模糊的輪廓。但太空總署說,該署的方法容許偵測器收集到極為詳細的影像。

太空總署使用的是非常薄的陶瓷薄膜,這種薄膜對光極為敏感,每片約含十萬個偵測器,能產生類似數位攝影機呈現的發光二極體(LED)影像。

常人的眼睛有數百萬或上千萬的細胞可把光轉為電子訊息,然後透過視神經傳到腦部,由腦部來解讀這些訊息。

許多苦於機能障礙、視網膜桿狀體或錐體細胞受損的人會逐漸失明,老年性黃斑退化正是這種情況。當眼睛後方的「感應」細胞惡化但其與腦部的連結仍未受損時,使用一具人工偵測器或許會有幫助。

休士頓大學教授伊那帝耶夫告訴太空總署網站說:「在此情況下,陶瓷薄膜偵測器可取代受損的視網膜桿狀體或錐體細胞。」製造這種薄膜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它們是由一層層原子「生長而成」的。

休士頓大學科學家是在一具由太空梭發射的人造衛星上研發出此技術。設計人認為這項設計可克服早先矽晶片偵測器的兩項缺點。其一是,對人體而言,矽晶片有毒,陶瓷無毒,其二是矽晶片體積大,會斷絕眼中營養物的流通,而在每個各五微米寬的陶瓷偵測器之間都有縫隙,可讓營養物通過。

但此技術仍有許多未知數,舉例而言,目前不知人腦是否能學會解讀陶瓷薄膜傳來的各種電子訊息。

全文轉載自【2002-01-12/聯合報/11版/國際】

(編譯馮克芸/綜合九日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