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合併憂鬱症 自殺危險性高

高雄長庚醫院於一項「流行病學與生病行為之研究」發現,慢性疼痛患者常合併出現各種精神疾病,其中以憂鬱症居多,因此此類病患之所以有較高的自殺危險性的原因,也在於此,值得慢性疼痛患者及其家屬重視 。

高雄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昱等為了有效測出慢性疼痛合併憂鬱症的患者,以求減低這類患者自殺的危險性,自前年十二月到去年十月,以高雄長庚疼痛心理聯合門診初診個案為對象,但限年齡大於十八歲,連續六個月以上、無法緩解之慢性非癌症疼痛患者,結果於二百四十個病例發現,合併有憂鬱症的患者占百分之七十三,並以女性較多。

李昱說,憂鬱症的自殺危險性,為一般人的廿二到卅倍,是所有精神疾病中自殺危險最高者。慢性疼痛的定義為病患主觀感受到無法忍受的長期疼痛,且功能受損與殘缺無力,已影響到個人正常生活者。二者有互為因果關係的現象。

他說,這項研究的患者所表現的疼痛診斷以緊張性頭痛最多。其中一名五十餘歲的女性患者,即因為頭痛,卅餘年輾轉各醫院,除因服用止痛藥,已有藥物上癮的現象之外,並因打針太多導致肌肉受傷,全身上下都是針孔。直到參與這項研究,才被診斷出有憂鬱症,現今接受治療的效果很好。

李昱表示,分析慢性疼痛合併憂鬱症的相關危險因子,發現憂鬱症個案無業、過去有憂鬱症病史、有明顯生活事件、煩惱程度較重、生活滿意度較低、有較強的汙名化等情形,都遠較非憂鬱症個案來得顯著。

病患生病行為方面,最困擾的問題型態以身體疼痛為最多(百分之六十一),其次是社會關係(百分之十三)。對疾病的稱呼,以不確定病名占多數(百分之五十二), 憂鬱症(鬱卒病)占百分之十,其它還有坐骨神經痛、五十肩、肌肉緊張、退化性關節炎、長期性酸痛、腦神經退化、感冒及脊椎病變等。

李昱說,就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個案都缺乏病識感,有九成以上有精神疾病,但僅一成認為自己罹患有憂鬱症;大部分個案為複式求醫行為,並有逛醫院的現象,然而半數以上的病患仍為著慢性疼痛,在繼續尋找有效的醫療院所。

因此李昱等研究者認為,慢性疼痛患者有必要接受心理上的診斷與治療,而且由研究結果也顯示,對於合併憂鬱症的患者,常常於治療憂鬱症後,也有助緩解慢性疼痛。

(全文轉錄自 2002-01-03 聯合報 記者胡宗鳳 鳥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