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在特教上的應用

我的主修為藝術相關理論與應用,而美術教育與特教上有許多可以相結合之處及發展。其中,能夠「動手做」的「美勞教育」更可廣泛應用在特教上。

在美勞教育中,主要可利用遊戲或製作的方式,實施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種動作的基本訓練,例如:塗鴉繪畫、黏土的揉拉抓握、積木的排列堆積、玩具的製作、手藝、編織、陶藝等製作,都能夠培養工作態度與社會習性,可以增加特教對象的自信心與自重感,進而達成心理重建的目的。並且,經由教師或朋友的從中指導,達到教育重建的效果,更甚者,他們可以從訓練中,習得一技之長,做為將來自立更生、獨立生活的準備,也是一種職業技能的重建。活動越多,基本動作也可帶動肢體的機能作用,也可矯正畸形,防止肌肉繼續緊縮,更可疏通血液循環,達到醫療的功效。因此,美勞活動對於特教對象的復健有多重的功能。

繪畫常是一個人表達思想與情感的工具,既是本能又可做為遊戲。「手」為人體感觸外在世界的一部份,因此,特教對象的的美勞教育更應重視「手」的遊戲做為觸覺的訓練,施以寓教於樂的教學,將繪畫活動當作一種遊戲和一種美的感性活動,在繪製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經驗,滿足他們的學習經驗。雕塑也是一種觸摸的藝術,直接刺激特教對象的觸覺神經,使感覺傳達到大腦,進行腦部的刺激。另外,尚有設計性質的教學,可培養特教對象對於解決問題的思考力與計畫能力,尤其對於殘障者而言,更須培養其組合計畫的能力,使他們對社會生活有充分的體認,進而達到解決自己生活的能力。我們也可以發現,一般實施特殊教育的地方會有園藝活動,而園藝教學,也能夠使特教對象在自然的環境中認識點綴美的重要,且園藝活動可舒展人們的緊張情緒,獲得調劑身心的效果,尤其對於特教對象們,可藉由在園藝活動中,訓練其雙手的應用,並享受生活的情趣。

美術活動是經過手腦的合作,逐步訓練一個人激發潛在的能力,因此,美術活動在特殊教育的教學中,可以獲得許多優點。學生在從事造形的活動時,可以滿足他們發洩情感的欲望,並且培養其對於美的興趣與感受力,特教的研究者與教育者亦可從特教對象的美術表現形式中,察覺他們的人格特質與情緒發展,進一步深入問題對症下藥,進行復健與治療。最終,更希望藉由美勞活動的培養,使他們能夠培養職業上的技能,參與社會活動,重建其信心,使之殘而不廢,我想,這便為美勞教育應用在特教上最終極的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