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迷思-如何「活用於生活中」的數學

長久以來,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究竟數學科教學的目的為何?

記得有一個學生曾經告訴我,「學了加、減、乘、除」他還是不敢 去買較多量的東西,他說紙上的問題難不倒他但是「活生生」實物交易 他就不知道哪個加哪個,或用減、或乘、或除(此乃一三年級的學生) ,我甚感訝異,怎麼可能呢?但卻是活生生的例子,我想著……或許有 其他原因吧?學數學的目的究竟為何?能「活用在生活上」吧!

教育的目的既然是用在生活上,本該以人的程度和接受度來進行教 學,但是家長通常都希望能在短時間看到結果,而忽略學數學是要用在 真實的生活上,雖說新數學的方向是要把父母也帶入學生學習領域中, 只是面對新舊課程的衝擊與建構式之冗長文字敘述,家長能用多少心來 體會教學的理念,實在有待商榷。家長不相信老師的專業,因為老師教 的和他們的認知不同,而且他們的盲點也沒有突破-求高分,卻忽略了 人要在生活中學習並在學習中生活。

細思下,有些數學對小學生而言並不具意義,在一般生活上也用不 到,比如要求學生去計算不規則形(造型奇特)的池塘面積,他不是建 築師、不是工程師、不是技術人員、工程人員,在孩子思維模式裡造型 奇特美觀的池塘是校園的美麗一角,是一個下去混水摸魚還會被處罰的 地方而已。也許這些無關痛養的八股題可以不必那麼用力的拼老命解題 了。

新數學冗長的文字敘述,把原本語文能力差的學生帶遠離學習殿堂 ,孩子的心不在教室裡,無趣、無味是他們對數學課的注解,好難、好 煩是常掛在孩子嘴邊的常用語,因為課程真的太多、也太囉唆。孩子真 的不肯用心嗎?一點也不。記得有一次,用到電算器做運算,面對一串 數字按起鍵來誰也不馬虎,平時幾個教室中的「客人」算得比誰都起勁 只因為這是他們應用在生活中的工具,禾娟告訴我今天的課一點也不難 ,她是一個緊張型的孩子,她的緊張來自課堂上經常聽不懂所致,數學 究竟是要學什麼…..?只知道在學不會的時候考試已經來臨,而這一次 不考試的課程她因為覺得有趣而不緊張,也因為不緊張而變得有趣了。 「是不是可以加分呢?」我點點頭告訴她一百分,(又是分數在作祟) 我更告訴她,我們學它(數學)是因為要生活,不只是為了考試(他一 臉茫然好似告訴我怎麼可能不考試)。

如何實現「活用在生活上」的教學目,用說的,好像容易,實際上 演可真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