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生率3╱1000 好發年輕人

「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生病了,與多巴胺系統異常有關,台灣精神醫學會祕書長張家銘表示,思覺失調症在國外盛行為1%,台灣則為3/1000,其好發在年輕人身上,目前對於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治療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且效果不錯,在經過心理復健之後,多可回到正常生括及職場。

張家銘指出,思覺失調症有一半好發在30歲之前,正值人生很好的黃金年齡,病患會出現幻聽及妄想,總以為有人在監視或是說壞話,並產生慢性的功能退步,例如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失去動力。

思覺失調症的病患需持續服藥,目前在治療藥物上已有長足的進步,張家銘表示,傳統口服藥物病患服用後會容易出現手抖及動作、言語有點遲緩的副作用,但新一代精神藥物則無這方面的問題,病患在口服藥物穩定後,可以改用長效型針劑,最長可以三個月一針,目前健保有給付,病患在門診即可以獲得治療。

振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袁瑋表示,思覺失調症病患除了較沒有病識感之外,其在進入治療後問題都較小,病患在同時接受心理復健後,大多能回到社會工作或是學校上課,由於功能退化的關係,工作儘量以單純穩定的工作為主,但最困難的是社會接納,因為一些媒體的報導常讓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有錯誤的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具有攻擊性及殺人傾向。

袁瑋指出,思覺失調症病患由於怕別人害他,反而是會躲起來的,不會跑出去攻擊人,極少部分是為了防禦,並不會去主動攻擊人,且病患的計畫能力沒有這麼好,也沒有這個能力去執行,思覺失調症在改名後,外界對於這病症已較能夠瞭解,但在接納上仍還有努力的空間。

中國時報【魏怡嘉╱台北報導】

新聞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7%81%A3%E7%99%BC%E7%94%9F%E7%8E%873-1000-%E5%A5%BD%E7%99%BC%E5%B9%B4%E8%BC%95%E4%BA%BA-21500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