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生」也能取得高學業成就?人腦適應能力超乎想像

約莫五十年前,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大腦在我們出生或是邁入青春期後就已經固定不變,這樣的理解造就了今日學校的教育方式:辨別是否具有學習障礙、提供適當調整並依照學生的能力進行學習安排。然而,近期科學界發現這或許是錯的——而即便是被診斷出學習障礙的學生可能透過精心的學習發展出他們需要的大腦神經途徑。

科學家發現,每次學習過後,我們的大腦會開始形成、強化或是連結新的神經途徑,這幾乎是大腦內持續發生的變化。如同神經學家諾曼・多基(Norman Doidge)寫道,每天早上起床我們的大腦便已經過重新組織,人腦的適應能力超乎你我的想像。

對於大腦可能持續變動的認識使得科學家與教育者採取全然不同的途徑來面對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相較過去只在脆弱的區域周邊努力,科學家現在會先辨識出大腦需要協助的區塊,並加以強化、建立其所需的神經途徑。在一場小型實驗中,研究人員對二十四名孩童實施了大腦介入方案。這些孩童的年齡介於七至十二歲,他們有些人被診斷出失讀症或是有嚴重閱讀困難的記錄。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一項長達八周的閱讀介入方案,孩子們每周需要參與一對一的訓練課程五天、一天四小時,而課程使用的評量基準若讓沒有閱讀困難的孩童進行測量,平均約介於85至115分。在研究前,受試孩童的平均分數遠低於這個區間。然而,待研究結束時,他們的平均已高達92分——這意味著他們達到了與一般讀者相同的分數。一項類似的研究發現,長達八周、每天四十至五十分鐘的課程能讓被診斷出數學學習障礙的孩童達到和普通受試者相同的水準。簡而言之,短時間的精心指導有助於孩子們大腦的「重置」。

然而,不僅有接受特殊教育的孩童才會面對這樣的狀況。當老師用不同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生的成就也可能會有重大的改變。數學是我們的專長,但許多學校教導數學的方式,其狹隘程度時常令我們感到沮喪:老師告訴學生解題方法,學生再重複一次。當學校強調的是一種狹隘的思維,思路較廣泛的學生可能會開始排斥這個學科,更糟的可能會被認定為具有學習障礙。學生會覺得自己不是個「適合數學的人」,並認為自己能力不足。這樣強調背下解題方式的數學教學方式——而非融會貫通——會產生諸多問題。其中之一是並非所有學生都是很好的背誦者,這些學生的數學潛力並不比別人少,他們的思維通常極具創意與形象化、有強烈的推理及邏輯性、且可能對數學學們能有極大的貢獻。悲傷的是,這樣的學生在注重背誦的教室中不被珍視,他們會很快接收到自己「不適合數學」的想法,從此之後便改變了他們的數學學習。

我們近期在史丹佛大學為學生舉辦了一場數學夏令營,共有八十四人參加,每個人都告訴面試人員他們不相信自己是「適合數學的人」。我們努力改變這些想法,並透過開放的方式來教導數學,而且我們承認也珍視所有「適合數學」的方式:包含進行推論、問題解決、溝通、論理、繪畫、模型建構、連結建立與使用多重的表述方式等。在十八堂課後,學生在標準化測驗中的成績進步幅度等同於2.7年的學習效果。當地方首長造訪了夏令營,並看見被判定為學習障礙者的學生解答出複雜的數學問題,也與全班分享自己的解法時,他們的眼眶泛著淚水。他們表示幾乎無法分辨誰是特教生、誰是一般生。

在其他採取相似途徑的研究中,老師們發現那些被診斷出學習障礙的學生能提出大量而複雜的思考策略。許多不同研究也證實,當學生能自由地以自己認為有道理的方式進行思考,學習障礙將不再是數學成就的藩籬。然而,許多老師並未受過適當的訓練以提供這樣的教學方式。

同時,並非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相同的學習成果。確實有些學生在學習上的與眾不同是需要特別關注的,但更有許多學生雖然能夠成功地學習,卻萌發了自己無法成功的錯誤想法。

當被貼上「特教生」標籤的學生試圖取得數學上的高成就,有許多因素需要發揮作用,包含相信學生的教育者與家長,方能讓學生產生自己能成長與學習的信念。現在有大量研究顯示,腦中具有這種想法的學生最後得到的成就越高,他們的大腦也運作得更有效率。然而,對於身處不斷倡導相反觀念之學習環境的學生而言,要如此思考非常困難——因為他們不斷被教導說,只有某些學生能夠成功。

這樣的情形會時不時地發生。如果我們改變了老師、家長、甚至學生自己面對難題時的反應,那麼我們便能大幅地改善他們的學習方式。神經科學與教育學研究發現,面對難題的時期往往是大腦最具生產力的時期,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如果當學生面臨難題時能告訴自己「該是接受挑戰並讓大腦成長的時候了」,而非預設自己是失敗者,或自己不適合數學、不適合科學、不適合歷史、甚至無法學習任何學科,他們的學習途徑將有所改變。這需要老師及家長傳遞出與現在不同的訊息,尤其是在孩子們面臨難題之際。

但目前當然也存在著更大的結構性困境。現在,我們與部分學校的特殊教育者合作,受他們幫助的學生沒有被貼上任何標籤,他們被認為具有「學習差異性」,而非「學習障礙」。這可能看起來是微小的文字變化,但卻能改變學生的認知與思考途徑。所有的學習者都不同,這也是值得慶幸的。要是當我們問學生問題,而他們給出的答案都如出一轍,想法也毫無二致,那麼教學就會變成一個毫無成就感的工作。

作為一名失讀症及聽覺處理障礙孩童的母親,上述的建議令我們其中一人感到非常震驚。所有她應該依此進行調整的教學建議,以及真正能幫到她的建議(包含從不同角度看各種內容與想法、利用多種媒體和教學方式、避免帶入沒有關聯性的論據,或想辦法找出彼此的關聯等),看起來對所有學生而言都是良好的教育方式。或許我們根本不應該稱之為「特殊教育」,或許有一個更好的名字:那就是,好的教育。

© 2019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文:Jo Boaler(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教授)、Tanya LaMar(史丹佛大學博士生)
譯:許睿洋

新聞來源: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imefortune/11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