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閉症中的超同理心(Hyper-Empathy)

在所有我們作為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擁有的特質中,同理心或許是最為關鍵的。然而,人有沒有可能擁有過多的同理心?我們是否會對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到過度的程度?

這正是自閉症中的超同理心(Hyper-Empathy)的情況。超同理心被定義為一種神經多樣性狀況,其特徵是對他人的情感反應過度,以至於難以調節自己的情緒。有時,這些強烈的情感會引起焦慮。

什麼是超同理心?

我們知道,同理心是指在特定情況下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當一個人經歷同理心時,他們會與他人感受到一樣的情感和情緒。具有超同理心的自閉症兒童不僅感受到這些情感,往往還比他們同感的對象經歷更強烈的情感。

不幸的是,這類自閉症兒童常常對周圍人的情感感到困擾。這種困擾的感覺可能在他們不再與他們同感的對象在一起後仍然持續很久。

自閉症中超同理心的跡象

自閉症中的超同理心有許多跡象,包括以下幾點:

– 在與他人相處後,持續幾天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 當目睹人們面臨困難情況時,會有強烈的情感或身體反應。

– 在觀看影片、照片或其他媒體時,對於其中的人遭遇負面情況時,會有強烈的身體或情感反應。

– 由於關心他人經歷或對其感到悲傷,難以設立界限。

– 因為情感上被他人的問題壓倒而忘記照顧自己。

經歷超同理心的人描述它為「吸收」他人的情感。他們常常說感受同理心是「痛苦的」,因為他們從他人那裡感受到的情感是非常原始且沒有過濾的。

什麼導致自閉症個體的超同理心?

儘管很難確定一些自閉症個體的超同理心的確切原因,但創傷與超同理心之間可能存在確定的關聯。

有一種理論認為,如果發生創傷或虐待(特別是性虐待),孩子會對這樣的問題及其周圍的情感不和諧更加敏感。另一種理論認為自閉症兒童常常有感覺處理敏感性,這意味著他們對感覺經歷更加敏感。這種高度的敏感性可能也使他們對他人的情感更加敏感。

超同理心的影響

超同理心在自閉症兒童中可以表現為各種行為。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雖然這些孩子能夠強烈感受他人的情感,但他們往往難以口頭表達這些感受。

這產生了一種令人沮喪的互動,他們同時有情感上同理心的積累,同時卻無法表達這些感受。由於這個原因,自閉症兒童常常在社交情況中被誤解。人們可能認為他們不具有同理心,這可能導致進一步的社會隔離和排斥。

管理自閉症中的超同理心

父母常常作為鏡子的角色來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感。通過反映和確認孩子的感受,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情感是真實的,而他們的感受是被聽到的。具有超同理心的孩子對他人的感受和困難極為敏感。幫助這些孩子設立健康的界限非常重要。這可以減少他們因他人的情感挑戰而受到深刻影響的可能性。

如果超同理心持續對孩子產生重大影響,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諮詢服務。諮商師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更明確的界限,並提供管理同理心和情感的指導。

理解和支持

我們如何幫助具有自閉症和超同理心的孩子?答案就在於同理心本身。我們必須利用我們對同理心的理解來認識到他人的情感痛苦對於那些經歷超同理心的孩子來說是特別具有傳染性的。

同理心是人類最深刻的聯繫,當我們的孩子在任何情境中表現出同理心時,這展現出他們與他人的聯結。我們希望在平衡的方式下培養和平衡同理心,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在這個往往過於匆忙而無法認識到其重要性的世界中茁壯成長。

通過以平衡的方式培養同理心,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駕馭他們強烈的情感體驗,並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常見問題解答

Q:超同理心是自閉症的症狀嗎?

A英國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的一項最近研究表明,可能多達78%的自閉症者具有超同理心的特徵。這與先前的研究有所不同,後者表明大多數自閉症者在許多社交情況中可能具有減少的同理心。

Q:超同理心是什麼樣子的?

A有超同理心的人通常會極端地反映他人的情感經歷。這些感受會深深影響他們,有時甚至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

Q:超同理心是一種創傷反應嗎?

A研究發現,那些經歷過創傷(尤其是在年幼時經歷過創傷)的人相比未經歷過此類情況的人,會有更高的同理心。創傷越嚴重,個體之後經歷的同理心程度就越高。

資料來源:https://www.autismparentingmagazine.com/hyper-empathy-aut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