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國內外關於「記憶策略」之研究與發現
吳惠萍(2005)指出外籍學生初學華語時,首先需要學習一套有效的標音符號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工具。而且相較於外國學生所熟知的二十六個英文字母標音,漢語的注音符號確實需要花費較多時間記憶。然我國的注音符號它的標音方式經濟、音系配合合乎邏輯,有助漢字認讀和書寫,又能夠引發中文圖像思考,排版印書便利,且能避免英語語音的干擾,可見注音符號的教學有其正向的意義與價值。本文將建立在記憶理論的基礎上,以「精緻化注音符號教學法」中的視覺心像、發音特色、聽覺心像、關鍵字法、動作表徵法五種記憶策略,介紹現行的三套注音符號多媒體教材,並評析其在華語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希冀藉此克服現行華語注音教學上教材的不足及教學法的侷限,活化注音符號教學,加速記憶三十七個注音符號。
在國外的兩個實驗中,發現學生運用關鍵字、提問或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習礦物的硬度等級。在第一個實驗中,90位九年級的學習障礙學生用閱讀能力分成高低兩組。不管學生的程度,記憶策略組的學生其在記憶提取時明顯優於提問組和自主學習的學生。在第二個實驗中,45位七年級的普通生參與,再一次出現記憶策略組的學生其表現明顯優於提問組和自主學習的學生的情況。論述中兩者都呈現記憶策略對學習障礙學生潛在的益處。最後研究者提出研究結果指出「記憶策略」對學障和非學障生都有相當的正向影響,其結果顯示學障學生相當需要有效的學習策略,而且近來的研究顯示,「記憶策略」對非學障生有正向影響,所以可以期待「記憶策略」增進特殊族群長期記憶的提取。
貳、如何將「記憶策略」運用在教學上
-
- 視覺心像:依照符號的外在形狀給人的視覺感受來設計情境,例如:「ㄝ」像螃蟹、「ㄟ」像溜滑梯、「ㄩ」像魚缸。
- 發音特色:依照符號的特色來設計故事情境,例如:「ㄈ」是唇齒音,依此設計一個故事情境,描述兔寶寶的故事,最後教學生做出兔寶寶的嘴型,就是上齒抵下唇「ㄈ」的發音了。
- 聽覺心像:依照符號的聽覺感受來設計故事情境,例如「ㄡ」是複韻母,發音要訣是「ㄛ+ㄨ」,因此設計一個狼童的故事,最後強調要發出狼的叫聲,就是「ㄛ+ㄨ」。
- 關鍵字法:根據與注音符號連用的常用詞語為故事基礎,例如教導「ㄓ」時,設計一個「ㄓ蛛」的故事情境,再配合肢體做出蜘蛛爬行的動作,以加深學生印象。
- 動作表徵法:針對每一個注音符號所運用的視覺心像、聽覺心像、發音特色、關鍵字法的特色,設計注音符號動作,以加深記憶、添增趣味。例如:聽覺心像「ㄅ」,讀起來像打開汽水罐的聲音,所以叫小朋友把拳頭握起來當汽水,伸出大拇指表示開罐,做出「ㄅ」的動作。
- 舉例:利用韻腳來背誦中國的朝代
國中時自己背朝代的方法
黃帝唐虞夏商周(ㄡ=ㄛㄨ)
秦漢魏晉南北朝(ㄠ=ㄚㄨ)
隨唐五代和十國(ㄛ)
宋元明清到民國(ㄛ)
- 故事聯想法:聽覺記憶+視覺記憶,故事難以忘懷可以增長記憶的時間。 例如:原住民各族之分佈位置
(羅明昌,2006)故事情境:有一天噶瑪蘭帶著阿美,來到了達悟,肚子餓便去買魯排(買(台語發音):卑南族,魯:魯凱族,排:排灣族),又買了一碗布邵粥(布:布農族,邵:邵族,粥:鄒族),覺得都很難吃,兩人感到驚帶賽(帶:泰雅族,賽:賽夏族)。 - 舉例:數字1~10的認識,用韻腳和圖像來記憶。
上述所有的記憶策略,越貼近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越容易記憶,如果學生程度較佳能夠自己想出熟悉可以連結的事物,則直接採用學生的方式(因為每個學生的連結都是獨特個別的)。如果學生無法自行連結,老師要去找出小朋友熟悉的東西編入教材中,直接教學。我覺得在選取連結材料時,除了貼近生活之外,還要找有趣味性、誇張、活潑的東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提高學生學習的動機。國小的學生可用誇張的動作、鮮豔可愛的圖片、好笑有趣的內容來協助學生記憶。國中可以用青少年感興趣的素材,年輕人喜歡RAP,就可以用節奏來背誦古文。
例如:背誦劉蓉的《習慣說》
「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履平地,不與窪適也;及其久,而窪者若平。」可用”塔- 踢踢踢踢塔塔塔- 塔塔塔塔 踢踢踢踢踢-塔塔塔 塔踢踢踢踢”的節奏來配合背誦。
參、綜合討論
在中文論文中,可以知道它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外籍人士學中文時,要如何幫助其學會我們的注音符號,不讓中文的教學受到英語語音的干擾。所以要將其研究內容直接套用在特殊學生身上是不恰當的。因為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所以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時所遭遇的困難會跟外國人學中文(學外語)的情況不同。不過文章當中提到的視覺心像、發音特色、聽覺心像、關鍵字法、動作表徵法等五種記憶策略,卻是可以拿來運用在我們的教學上的。
這篇論文中提到的記憶策略,可以使視覺型的兒童透過視覺效果增加記憶,聽覺型的兒童可透過聽覺感受更能心領神會,而動作型兒童則可透過肢體表達增強聯想。這和我們小學一入學前十週的傳統注音符號教學機械式反覆練習相比,真的活潑許多。但文中的教學對象為外國人,所以必須考量外國的初學者沒有聽說中文的能力,所以華語教師,應簡化故事內容,宜針對注音符號外型和發音特色結合圖像、聲音、動作聲音展現,藉此引導學習者運用記憶策略,提高學習成效。而文中這樣的概念其實有部份是可以轉化到我們的特殊小朋友身上。
身障小朋友如果有口語,而且有能力或我們打算讓他們學習注音符號時,要注意他們的起點能力,就算他們會一些簡單的對話或者能夠理解短的句子,「注音符號」對他們還是「音」跟陌生「符號」的連結。「符號」對他們是抽象且不具任何意義的,但是當他們會說話、會發音,特教老師利用教學技巧將他們會發的「音」使用一些生活中相關的動作或經驗和「符號」產生關聯,那麼「符號」就會開始對我們的小朋友產生新的意義。
雖然英文論文中實驗對象為青少年和我們想了解的小學生年紀不同,但文章中傳達兩項相當重要的訊息:(1) 大多數的東西或資訊都可以透過記憶策略被有效的編碼(2)透過記憶策略有效的編碼的東西日後較容易被提取。文章中雖然有舉例說明研究者是如何運用那些記憶策略來編碼協助學生記憶,但因為研究者和我的語言和文化並不相同,所以我只可以看出栓釘法是利用單字中的母音去做連結,關鍵字和圖片的關聯我看不出來,所以對我是無意義的編碼。從這個觀點看,可以了解要協助學生作記憶編碼時,一定要從對學生周遭常接觸的事物出發和我們需要學生記憶的東西產生關聯,這樣的編碼才可以對學生產生意義,記憶時間也會更長、更牢靠。
綜合以上兩篇期刊論文和其他的資料,如果要將記憶策略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們可以說記憶策略是「轉虛為實」,讓抽象的符號聯結具體的形象、聲音、動作,讓記憶有了憑靠的依據。而記憶策略的應用也會因為教學對象的能力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對成人或智力正常能力佳的學生可以教導其記憶策略,讓他們自己學習或發展自己的連結方式。對於能力不足的學生或特殊生我們則要事先利用記憶策略將他們須學習的資訊連結起來,直接在我們的教學上運用。
參考資料
- 吳惠萍(2005)。探討「精緻化注音符號教學法」記憶圖像的設計。檢索日期:2007年3月28日。
- 林輝泉、藍如櫻。ㄅㄆㄇ神祕谷。台北市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心。檢索日期:2007年3月28日。
- 紀藶芷。注音符號圖卡。思摩特網。檢索日期:2007年3月28日。
- 姜筠倩。注音符號CAI教學。姜老師的教學網站。檢索日期:2007年3月28日。
- 羅明昌(2006)。淺談快速記憶法。檢索日期:2007年3月28日。
- Margo, A. M., Thomas, E. S., & Joel, R. L.(2001).Mnemonic Strategy Instruction with Learning Disable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18,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