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治療對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重要性

◎職能治療的必要性:

1.就法源依據而言:

職能治療為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國98年新修訂之特教法有提及身障生之鑑定、教學、評量與輔導應以專業團隊合作為原則;而早在1999年所訂定發布的身障專業團隊設置辦法與特教相關專業人員及助理人員遴用辦法則明確指出專業團隊中包含職能治療師在內。

2.就教育現場之實際需求而言: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由於智力正常,所以通常都安置於普通班級內,但是其所表現出之過動、衝動、不專心甚至是具攻擊與破壞的行為卻是大大地影響著教室內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而職能治療就是期望能藉由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各樣活動進行適性的設計來改善學生的問題行為以安定在教室中的學習與強化在班級內的參與度,在改善學生狀況的同時也有助於教室教學的順利。

◎職能治療之策略: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困難主要是在於肢體動作不協調、人際社交溝通技巧的缺乏、不當的情緒表現與適應困難以及表達方式不當。

  1. 對於肢體動作不協調可採取感覺統合治療,最理想的是藉由團體的感統課程,使學生在有規則與指示依據下逐一地作出相對應的動作,使身體動作能漸漸展現協調與規律,同時藉由規則也幫助學生學習融入於團體活動當中。
  2. 在人際溝通技巧的養成上可在團體活動中進行,在活動進行時若出現不當行為,治療師可先用理解與包容的態度來告知與輔導,同時也透過團體中其他同儕的示範,逐漸地學習適當的社交互動行為。
  3. 對於不當情緒表現的改善可採用行為改變技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消弱法,當有不當情緒如哭鬧出現時就先不要理會,當持續未獲回應其行為就會漸漸減少而終至消失。
  4.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在面臨自己無法預知與掌控的情況時,往往會表現出不適當的表達方式,可以透過設計過的教學活動來帶給學生成功的經驗,還有在遊戲活動中藉由角色扮演來學習適當與符合期待的行為。如此在建立信心與正確觀念之下,抗壓性與挫忍度將會有所提升,從而增進適切的表達方式。

◇職能治療從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來進行教學與改善策略,幫助

學生在生理、心理、認知與生活技能等各方面有所改進,調整至正常的功

能,進而幫助在課堂上的課業學習與生活人際適應能夠有正常的展現,同

時也帶來和樂的課堂氛圍,使老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皆能夠與情緒行為障礙

學生相處愉快,由此可見職能治療對於學生的重要性,以及連帶對整個班

級的安定效果。

資料來源:

張芳慈、陳淑瑜(2016)。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中職能治療對情緒行為障礙學

生的處理(特殊教育發展期刊第61期)。

檢索日期: 2017年10月31日。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