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策略與重點
- 紅燈【危機處理/立即處遇】
1. 行為改變技術
以行為改變技術降低小孩對環境的敏感度,減輕其焦慮障礙,或逐步形塑其語言行為之能力。例如:發現個案有明顯的選擇性不語狀況時,應立即降低造成壓力因素的出現比率,或增進個案對環境中,人、事、物的接納。注意:不要過度壓迫個案表達或表現,反而造成更多的環境壓力源。
2. 藝術或遊戲治療
心理動力學派主張這樣的孩子是因為內在心理衝突,所以治療目標就是確認並且解開心理內在衝突,可以利用藝術或遊戲做為媒介,幫助溝通。
3. 藥物與心理輔導
若因特殊事件或創傷造成的選擇性不語症,則須要採取心理輔導的作法,並且必要時,可配合藥物治療。例如:個案因某些創傷而喪失語言功能時,應立即安排心理輔導,以免情緒困擾的情況惡化,並且必要時應就醫提供藥物或其他支持性的治療。
- 黃燈【發現徵兆/鑑別診斷】
一、若孩子同時符合1和6,師長必須提高警覺、向外尋求協助
-
在學校上課、下課都不說話,連要求回答問題,也是沉默不語;但回家後可以與家人正常對話和互動
-
面無表情,看不出孩子的情緒
-
常讓人誤以為孩子不會說話
-
孩子很少以口語表達自己的需求
-
孩子會願意配合不需要出聲的工作,如抄寫聯絡簿等
-
不說話的狀況會妨礙孩子的學業成就或人際關係
二、環境的參與
讓孩子多加參與不同環境的活動,給予獨自參與和與他人互動的機會,最好活動本身必須運用溝通或接觸他人的能力。除了提供不同環境下的參與外,採以個別、團體、或家庭治療的方式,配合相關的行為修正技巧。減低學生在情境中的壓力和困擾,鼓勵表達。
三、建立自尊與自信
生活情境或生態環境中的例行事務中,提供示範與角色扮演,利用隨機活動鼓勵學生發言,結合增強系統或適時予以鼓勵和心理建設,以建立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
- 綠燈【事先預防/發展進程】
選擇性不語症通常在5歲之前就發病了,但是一開始時所造成的困擾並不會引發臨床上的注意,直到個案去了學校並開始增加在社交互動和表演的情境(如朗讀)。這個障礙症的持續性是很多變的。雖然臨床報告案是許多個案是「長出(outgrow)」選擇性不語症,但是其縱貫式的病程仍是未知。在一些個案中,特別是合併社交焦慮症的個案,選擇性不語症會消失,但是社交焦慮症的症狀會持續。
一、增進親職聯繫
對家庭進行輔導與支持,親師保持聯繫,了解學生動態。如:鼓勵家庭給予個案適切的支持與輔導。鼓勵父母應多關心子女,增進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
二、善用教學媒體
活潑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習與表達之興趣。例如:增加多元有趣的教學題材,可以增進個案表達和參與課程的意願。
三、學校投入關注
鼓勵對選擇性不語症學生的接納。